巴州区促进农业科技人才资源转变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04-10-08 17:11:27
信息来源:巴中市科技局
今年来,巴州区积极创新农业科技人才的选用、考评、分配、激励、投入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舆论环境、法制政策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和市场环境,将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引向了绿色经济、民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一是开展科技承包。年初,巴州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农业科技承包的实施意见》,将目标任务落实到涉农单位和科技人员,并严格考核逗硬奖惩,全区参加科技承包的农业科技人员达到1099人、占总数的73.7%。
二是租赁经营。全区有253名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土地租赁经营,租赁面积达13000余亩,其中租赁土地、滩涂35000亩,租赁山林、荒坡2100亩,塘库水面7400亩,投入资金450万元,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区农科所高级农艺师朱永显等10名科技人员在城郊摇铃村以每亩年租金350元、租期30年租赁土地80亩,兴建了隆福生态园,培育了科技含量高的脱毒经济苗木、绿化种苗170万株。果园投产后年可产优质水果30万公斤,销售优质果苗20万株,加上生态休闲园营业收入,年可实现纯利润16万元。
三是创办经济技术实体。全区有83名农业科技人员、创办规模养殖基地23个,绿色经济示范园37个,农产品加工、运输及其它经济实体15个,年产值达1576万元,利税可达240万元。
四是领办企业。区农机局助理工程师李贵东主动领办改制后的第二机械厂,开发的新型打谷机、切碎机等产品畅销巴中、广元、旺苍、达县、仪龙等10多个县、区,实现年产值20多万元,利税25万元。目前全区领办企业的农业科技人员23人,领办企业8个,年可实现产值310万元,利税30元,吸纳45名下,岗职工再就业。
五是技术入股。技术入股是把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市场、信息优势与农民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质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在绿色经济建设中,全区先后有13名农业科技人员采取技术入股的形式把人才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本。
六是技术中介服务。为及时的把国内外先进实用新技术、新品种、新信息传授给广大农民,许多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开展中介服务,创办技术中介咨询服务机构3个,技术咨询6万多人次,引进推介项目11个,推介新技术22项,推介新品种48个,年中介服务费收入达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