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探索校院企地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成都市通过开展“校企双进”系列活动,搭建产业功能区、企业与高校院所的精准对接平台,引聚创新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打造校院企地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促进产业功能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一、主要做法
(一)制定专项政策措施。
起草《关于促进创新要素资源向产业功能区聚集增强产业功能区科技创新能力的若干措施》,从鼓励科技创新人才向产业功能区流动、促进科技成果在产业功能区转移转化、支持高校院所科研资源向产业功能区开放、支持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加强产业功能区科技创新金融支撑等方面提出了20条政策措施,引导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创新要素资源流向园区、服务园区,在产业功能区实现聚集和优化配置。
(二)打造“校企双进”活动品牌。
组织开展以企业家进校园、科学家进园区、百校千企大对接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双进”系列活动。“企业家进校园”,围绕我市产业功能区发展需求,每月遴选一所市域内外重点高校,组织相关产业功能区及重点企业到高校现场举办专业对接会;“科学家进园区”,按照“多频次、小规模、专业化”工作思路,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走进园区开展精准对接及服务;“百校千企大对接”,梳理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并进行筛选匹配,联合产业功能区共同组织企业进行走访对接。
(三)强化线上平台支撑。
按照“互联网+”的工作思路,汇聚高校院所科研团队、产业功能区、科技成果、企业技术需求以及各类科技服务资源到“科创通”——成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立项目库和专家库;建立重点成果转化项目台账并动态跟踪;实施“科技创新券”,鼓励高校院所仪器设备面向企业开展检验检测等服务,对高校院所和企业进行双向补贴。
二、取得成效
2019年上半年,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都市农业、轨道交通等8个重点产业,先后在温江区、高新区、锦江区、青白江区等区(市)县开展“校企双进”系列活动27场。其中,“企业家进校园”活动6场,累计展出高校院所614项科技成果和232项企业技术需求,组织655家企业与6家高校院所以参观成果超市、路演推介等形式进行了现场对接,促成高校与成都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36项,合同金额达1.3亿元;开展“科学家进园区”活动21场,组织近百位科学家与12个产业功能区的224家企业进行了对接,签订合作项目14个,合同金额4400万元。全市技术合同交易7503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453.6亿元,同比增长37.6%。
![]() ![]() |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皇冠线上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 |
网站管理:澳门博彩在线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 |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 |
![]()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