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德阳市农业科技创新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新建农业专家大院2个,5个新品种和3项轻简高效新技术被列为国省2014年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8项科技成果分别荣获市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3万人次,用科技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源动力见成效。
一是围绕产业发展部署创新链,推动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强化现代粮食产业科技创新,推动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万亩小麦高产创建平均亩产达到515.87公斤,比2013年平均亩产增产114.8公斤,实现了小麦大面积均衡增产;强化油菜产业科技创新,油菜单产达192公斤,增产增收效果显著;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引进优良果叶兼用新品种,加强具有保健功效的桑叶茶、桑椹汁等新产品技术开发,使亩桑综合效益突破1万元;针对丘区下湿田以及微水池、塘堰、水库等自然环境,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集成,发展种养结合型的生态循环、特色休闲渔业(农业),通过该技术生产的鳖、稻谷均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加快农业资源利用及生态保护技术创新,推进油菜粨生物处理技术在畜禽无抗健康饲料开发中的运用、畜禽粪便生物处理技术及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提升德阳市健康养殖水平和畜禽产品的竞争力。
二是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围绕德阳农业传统产业升级,推动弱筋小麦现代产业链技术集成、双低油菜产业链技术集成、猪副产物生加工技术集成和猕猴桃产业链技术集成等项目的实施,获得1030万元上级资金支持,加快农业相关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和结构的优化调整;推动国省科技富民强县项目的实施,绵竹“四川龙门山地区猕猴桃新品种和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带动农户2182户、人均增收5400元;旌阳区的“名优特色水产养殖”发展专合组织3个,示范和辐射带动上千只生态鳖养殖规模及其他特色水产养殖户300多户,具有德阳特色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优质、经济高效的生态循环农业初步形成。
三是围绕“三农”发展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强化现代农民的科学素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农村、企业搭建科研、培训、金融等桥梁,促进科技人才的有效整合和设施条件的合理配置;推动以专家大院为载体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新建成德阳市健康养殖专家大院、广汉市油菜专家大院,为特色产业发展做好铺垫;鼓励、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带领广大群众致富;组织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开展技术培训和服务,先后开展适用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50期次,培训人数3万人次,受益人数10多万人。
![]() ![]() |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皇冠线上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 |
网站管理:澳门博彩在线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 |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 |
![]()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