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罗江区:全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一是以罗江经开区为中心,培育更优的创新主体。结合罗江经开区企业和产业发展实际,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度培育机制,深入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创新主体日益壮大。罗江区现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6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家,省市级瞪羚企业3家。
二是以玻纤集团科技创新平台为中心,挖掘更强的创新动力。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形成“摸底建库+跟踪育苗+孵化成长”的平台培育体系,创新“政府+科研院所+专家+企业”的合作模式,组建了电子信息产业联盟;借力玻纤集团连续玄武岩纤维池窑拉丝技术中试平台等,推动区内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合作,建成德阳市首个科技成果转化转化展厅。罗江区现有省级平台11个,市级平台58个,区内18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2023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123.3%。
三是以国家级水稻油菜双制种基地为中心,建设更富的和美乡村。探索建立“科研示范研发+适度规模经营”机制,引导种业公司、农业院校、种粮大户多方参与技术创新,努力构建“成果转化—良种繁育—规模生产”产业链条,并投资1.3亿元配套建设种子加工中心、制种基地展示中心、农事服务中心等,实现“水稻、油菜双季制种的每亩净利润在3500元左右,是种植商品稻谷和商品油菜净利润的5倍以上,是种植单一制种模式净利润的2.3倍以上。罗江区还探索促进旅游、体育、文创、研学等三产与粮油制种产业的深度融合,走出了乡村振兴“罗江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