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特色农科项目实施效果明显
发布时间:2005-01-17 16:48:02
信息来源:达州市科技局 向胤道
04年达州市农业科技工作高举“粮食丰产”和“星火富民”工程两面旗帜,组织农业科技攻关和成果示范推广,取得成效。全年,引进、推广川优29、二优培九、中选 1号、D优527、川油18、达玉1.2号、川苎7.8号等粮经新品种35个;示范推广畜禽新品种西门塔尔、黑白花奶牛及安格斯、南德温肉牛、美德法三系原种獭兔、南江黄羊、波尔山羊和美国黑羊等28个;引进推广岩原鲤、湘云鲫、叉尾鲴、丁鱥等水产品25个。组织实施了“苕类脱毒、盖膜栽培、杂糯间栽、国标优质稻综合栽培、抛秧旱育秧、无公害栽培”等28项科技增收增粮综合配套技术,实施面积达600余万亩。1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共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300余项,吸引业主280多个,进行了65个新品种的示范种植养殖,充分展示了特色农业的示范作用。
在市县科技部门和农林科研所的支持下,建起了全省规模第一的“银杏产业化基地”。该基地按“院所+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作,共投资2000余万元在2.5万亩土地上定植了1.2米以上的银杏苗200万株,其中已嫁接优质品种苗90万株,种植农户达1.5万户,建成规模村40个,专业社382个,种植大户1000户。 .2.
市科技部门先后投入40万元资金,支持宣汉奶牛、肉牛开发,取得好的成效。“宣汉黄牛”列入国家优良品种名录,市县两级将此纳入重点发展产业化项目,成立技术指导组,30多名科技人员长驻项目村、培训养殖人员2.5万人次。提纯复壮的研究和“农户+基地+龙头企业”的模式,已种植优质牧草3.5万亩,饲养奶牛6377头,改良宣汉黄牛9700头,产杂牛5700头,建成优质肉牛产业项目乡31个,集中连片围圈878个,建牛交易市场46个,组成了2650人的营销队伍,已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养牛户平增收1000元以上,创造了“林草结合、以草养林;草畜配套、以草养畜、种养并举、以养促种”的成功经验。
全市优质肉猪产业化项目今年全面启动,拟建标准化基地乡100个,外三元杂交面达70%;苎麻优良品种选育及产业化、黄花的精深加工、油橄榄基地建设、大巴山野生腊梅保护利用开发、乌梅、白芍、佛手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等项目的科技攻关均取得了突破和明显成效。“旧院黑鸡选育”、“黄姜规范化种植”、“肉牛规范化养殖及高档产品开发”、“乳业系列产品开发”、“富硒红苕营养粉系列产品开发”等6个国、省星火计划项目经过近年发展,实施成效明显,全市创经济效益2.5亿元,其中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无公害富硒绿茶基地建设》项目,新建母本茶园500亩,标准茶园5000亩,低改茶园5000亩,仅万源今年茶产量达221万公斤,其中名优茶超过90.2万公斤,实现产值4310万元,比去年增长13.3%。
38个优质粮经作物展示片实施面积50万亩,已创产值6.5亿元;全市2700余个农业产业化组织4000多家龙头企业、5户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梨梨食品、天源油橄榄、智鹏麻业、金桥麻业、西塔乳业)的带动下,近100万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