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农村工作已从灾后农房建设阶段过渡到产业恢复发展提速阶段,为响应市委低碳重建、低碳发展的号召,该县选择基础较好、宣传示范作用大的红光乡东河口村作为全县低碳经济发展的示范村。
种养结合,震前有低碳农业基础
东河口村位于青川县城西南,距县城约
地震时该村房屋尽数被毁,生产生活一切从零开始。2009年全村人均经济收入2400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3800元。震前该村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2008年地震将该村河谷地带的好田好地全部掩埋,剩余2000余亩土地全部是山坡地。该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业和畜牧业,核桃、油桐、蚕桑、长毛兔、土鸡养殖是该村主要经济项目。
农房重建,推广抗震节能环保理念
在浙江省舟山市对口援建下,东河口人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严格按照环保节能要求,在地震废墟上建起了三个大型居民点:三元坝39户、后院47户、马成虎92户。
居民点打造过程中,抗震、节能、环保理念尽显。该村广泛采用钢木、轻钢结构和穿斗木架结构建房,统一风貌和户型。其好处是:钢木、轻钢结构和穿斗木架结构房柔性好,抗震性强,能够抗击8级地震;成本低,建
装修中他们尽量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做到冬暖夏凉;放弃使用白炽灯改用节能灯照明;百分百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户户建有一口沼气池。村主任张林介绍说,通过推行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和沼气做饭,户均每月可节约一罐气、100度电,节约开支145元,全村算账每月节省开支25810元。据推算,每年该村节约用电可减排二氧化碳213吨;全部使用沼气后,每年该村可节省标煤142.4吨,可保护林地近700亩,减排二氧化碳356吨,两项措施全村每年减排二氧化碳569吨,人均减排二氧化碳0.839吨。
产业升级,做足低碳发展新经济
从2010年起,东河口农村经济恢复发展进入提速时期。该村已经定下靠山发展林果业,靠庭院发展养殖业,靠地震遗址发展旅游服务业的经济发展思路。从2009年至今该村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栽植核桃园2000亩,建兔圈4700孔,精心打造三元坝旅游接待点一个。
村委会文书何应波为我们描绘了他们未来美好的低碳生产生活。计划在2000亩核桃园中利用空隙地种植黑麦草发展养兔业和养猪业,利用养殖业下脚料产生的清洁能源沼气做饭,发展农家乐搞好旅游服务,发展养猪业,加工做好青川腊肉品牌发展旅游经济。调查中为东河口算了一笔账:5-8年后2000亩核桃园可产核桃
调查中还发现,原本无用的核桃园空隙地被很好利用了种植黑麦草,2000亩核桃园种植的黑麦草有着巨大的生态效益,按照每年生产黑麦草96万公斤计算,可吸收二氧化碳400余吨。
![]() ![]() |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皇冠线上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 |
网站管理:澳门博彩在线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 |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 |
![]()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