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载体,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以广元国家先进电子产品及配套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元坝新材料、旺苍循环经济、广元军民融合三个省级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为载体,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狠抓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引进培育及产业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基地已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省专利试点企业5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民营科技企业68家。共组织研发新产品50余个,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0项,累计申请专利222项,转化实施专利技术118项,实现产值12.981亿元, 2010年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4亿元。
二、借力引智,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先后成功举办了“2008高校书记校长地震灾后广元行”、“低碳重建与企业发展(中国·广元)国际论坛”、“ 2010四川广元科技成果转化及低碳发展技术合作对接洽谈会”、“省科技厅·广元市政府第一次厅市工作会商会议”等大规模、高规格的科技合作交流活动,与中国石油大学等50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等20余家科研院所建立引资、引智和技术、人才需求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共签订科技合作项目49项,合同金额达1.12亿元。通过搭建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有力促进各类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有效结合。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0家,生产力促进中心8家,孵化器8家,各类科技服务机构76家,拥有专业技术人才6.21万人,有力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以科技为支撑,加快低碳发展,努力建设西部低碳示范城市
围绕把广元建成西部低碳发展示范城市目标,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积极探索后发地区低碳发展路径。依法设立“广元低碳日”,大力开展低碳宣传教育活动,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低碳发展氛围日渐浓厚。努力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城镇天然气气化率达72%,农村沼气入户率达44.3%,清洁能源在全市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达20%。低碳产业快速发展,万元GDP能耗持续大幅下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3.2%,生态固碳能力达1244万吨。低碳交通网络逐步形成,投放便民自行车1000辆,CNG汽车达到1773辆。大力推进碳资产开发和交易,成立全省首家环境权益交易机构-广元环境交易所,实施“世博绿色出行”公交卡碳中和等碳交易项目5个,全市申报和已被受理的碳交易项目总额达1.75亿元人民币。广元先后荣获 “2009·低碳中国贡献城市”和“2010·全国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称号。
![]() ![]() |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博彩在线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 |
网站管理:澳门博彩在线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 |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 |
![]()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