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博彩在线

甘孜州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 2010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1-01-12 14:48:16 信息来源:甘孜州科技局

      2010年,我州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省科技厅和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藏区工作座谈会和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技服务民生的要求,加大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加快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认真贯彻落实藏区工作会精神,推进科技工作跨越发展。

    认真落实州委经济工作会决策部署和州委、州政府推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部门分工任务,履行相关工作任务的牵头部门职责,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按照要求及时汇总上报了月度和季度工作进展情况报告。州科技局牵头编制上报省科技厅、州发改委藏区经济社会发展项目11个,经费135940万元,并专门组织工作组到科技厅进行对口衔接。经多方协调,我局上报的《科普基地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中藏药业制药生产线建设》、《藏药材基地建设》、《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中藏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已纳入《争取国家支持的四川省甘孜藏区经济社会发展项目表》。

二、强化科技工作宏观指导,推进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落实。

州县科技部门开展了“十一五”科技工作总结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计划的研究制定工作,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决定》的贯彻落实,着力推进科教兴州战略的实施,努力确保《决定》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疏通理顺实现科技产业化的各个环节,构建科技产业化机制,促进全州科技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州科技局已完成《甘孜州科技发展十二五计划》初稿。着力加强对各县科技工作的具体指导,特别是针对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科技成果管理、科技奖励、知识产权工作等,积极组织县、乡、村科技管理干部参加省、州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推进县级科技工作规范化上水平。州县科技部门按照州委、州政府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认真总结60年来科技发展成就,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图片,参加《建州60周年成就展》、《共和国第一州——甘孜辉煌60年》、《辉煌甘孜60年》、《四川甘孜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等编辑出版工作,加大科技工作宣传力度。在科技部、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等上级部门领导来州参加州庆活动的接待工作期间,全面向上级领导汇报了相关工作,陪同考察了相关项目,使我州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得到了上级的更多了解,为下一步争取上级理解和支持奠定了基础。

    三、加大科技项目实施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010年实施州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71项,安排州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300万元(较2009年增60.4%),其中结转项目39项,安排资金158万元,新上项目32项,安排资金142万元。州财政2010年首次安排了50万元的州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已安排下达首批州级创新基金项目7个。已争取到位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7项,科技经费308万元(创年度历史最高水平)。2010年,得荣、巴塘、甘孜三县新列入了四川省科技厅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每县获得50万元的科技经费支持,分别实施《得荣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酿酒葡萄产业化示范》、《巴塘县特色林果-核桃产业示范》、《甘孜县青稞深加工建设》 三个项目,各项工作已启动。2010年州政府授予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这批项目在申报请奖时已实现新增产值2160万元,新增利税252万元。2010年完成科技成果鉴定6项,当年实现新增产值2873万元,新增利税812万元。结合农牧业科技试点、示范片和富民强县项目实施,加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区建设,2010年建立三大片区六大作物的高产示范片40个、10万亩,辐射带动带动30万亩,全州推广良种93.65万亩,良种覆盖率达87.5%

(一)做好农牧业科技项目研发和示范推广。围绕我州牦牛、青稞、小麦、高山玉米、马铃薯等特色农畜产业和产品,组织开展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科技攻关,为农牧业生产提供技术储备,2010年度共组织实施农牧业研发项目54项,投入应用技术研发资金 208.9万元,占全部应用研发资金的69.6%。牵头组织并在州级各部门配合支持下加大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力度,派出科技特派员88人,深入基层农牧区和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大力普及推广实用技术。通过主推良种推广、地膜覆盖栽培、药剂拌种、农田化学除草、种子包衣等六大技术,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9万亩;实施药剂拌种46万亩;推广化学除草35万亩;推广种子包衣13万亩。   

(二)科技试点服务牧民定居。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配合全州牧民定居计划实施,探索科技服务牧民定居计划的途径,提升牧民定居计划实施的科技含量,在道孚、炉霍开展牧民定居科技试点,通过风光互补太阳能照明系统及太阳能热水器等推广应用,方便生产生活,提升牧民生活质量。列入省科技厅重点计划的《甘孜州牧民定居太阳能科技示范》项目,在道孚龙灯乡拉日村牧民定居点实施,投入科技经费100万元,已安装完成54套太阳能热水器、36LED户外路灯、制作3m×3m钢筋混凝土标识牌一座、2.5m×3m科普宣传专栏5个,并已投入使用。列入州级重点科技计划的《炉霍县牧民定居科技试点》项目,已完成22套热水器、30LED太阳能路灯安装,并开展试用示范。通过科技试点,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带给了牧民群众,带动了全州各级牧民定居点利用科技手段和设备改善民生。

(三)科技助推特色产品开发。2010年度实施星火科技富民项目6项,新上3项。道孚县科技局实施的《道孚县鲜水镇生态养猪科技示范园》、理塘县科技局实施的《理塘县上木纳乡奔戈村简易温室蔬菜大棚试验示范》、丹巴县科技局实施《天麻人工种植技术推广》、九龙县双富花椒专业合作社实施的州级星火富民科技工程项目——《九龙花椒产品科技开发》、得荣县科技局实施的《优质葡萄规范化种植示范》和《藏猪藏鸡保种繁育示范》项目均取得明显成效。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九龙县双富花椒专业合作社实施的州级星火富民科技工程项目——《九龙花椒产品科技开发》,成功引进山东青州油类灌装生产线,已于108日安装投产。该生产线是我州目前油类灌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生产线,2010年生产花椒油产品30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0余万元,该项目的建设,填补了我州花椒油产品开发的空白,为促进农民增收和花椒产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炉霍县富民强县项目《以俄色为原料的系列保健品开发》,为俄色胶囊新产品开发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新农村示范片配套科技项目进展良好。康定县犏牦牛种源生产基地科技园区、乡城县蓝莓基地建设和苹果醋开发项目列入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科技项目计划。乡城县川藏高原特色农业新农村建设示范片项目进展顺利,已建青稞生产基地1000亩、蔬菜基地600亩、藏药材人工种植基地100亩、高标准农田1385亩、实施3632亩的“沃土工程”。建设藏鸡资源保护场,现存藏鸡6000余只,其中种鸡2400只,该场将达到年出栏商品鸡4000只,商品鸡蛋10000枚,实现产值125余万元;同时辐射带动300户农户发展藏鸡养殖,实现户均增收4500元。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已引进二元杂交能繁母猪100头、种公猪2头、仔猪300头。该场生猪出栏年将达到2000头以上,年产值可达500万元,同时辐射带动200户农户发展养殖业,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

(五)积极开展定点帮扶联系点及帮建牧民定居点工作。以“挂帮包”为抓手,全力做好联系点帮扶工作。按照州委、州政府“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的工作要求,邱发国局长、李云双副局长等局领带多次带队到得荣县茨巫乡绒都村和日龙乡龙绒村开展工作,确定了“整合科技资源、突出科技特色、以项目为载体、加强示范引导、重在长远发展”的帮扶思路。并继续支持得荣县《优质葡萄规范化种植示范》和《藏猪藏鸡保种繁育示范》项目建设,安排经费17万元,通过发展优势种植业、养殖业,引导联系点群众集中精力发展生产,进一步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同时,结合对口帮扶牧民定居点建设情况,为绒都村安排科技示范项目资金15万元。通过得荣县牧定办、县科技局、茨巫乡、绒都村等共同努力,落实具体帮扶措施,绒都村共32户帮扶对象已搬迁新居。州科技局帮建的得荣县茨巫乡绒都村三户牧民定居户房屋建设已全面完成。

(六)科普工作力度加大并有创新举措。州、县科技部门按照州政府统一安排,认真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等科普宣传活动,组织我州50名大学生村干部在四川省科技职工大学参加了为期5天的优秀大学生村干部综合行政能力提升培训班。全州各县参加科技下乡的农业科技人员达900余名,开展咨询、培训达5万余人。牵头组织并在州级各部门配合支持下加大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力度,派出科技特派员88人,深入基层农牧区和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大力普及推广实用技术。州科情所举办了各县政府信息化骨干人员培训,30人参加培训。本年度完成农牧民科技培训168955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90381份,光盘200余张。

(七)发挥科技先导作用,引进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4月中旬,由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长罗晓东率领州科技局以及泸定、雅江、理塘等县共17位负责人赴绵阳开展了新能源开发利用考察调研。以绵阳九鼎晨阳新能源公司为技术依托,州科技局编制了甘孜州太阳能应用开发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了国家科技部等风光能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康定中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通过省财政厅、建设厅审核后报国家建设部。丹巴、雅江、道孚、炉霍等县引进推广风光互补太阳能照明系统已初见成效。

四、全面加强工业科技工作,努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以创新型企业建设为抓手,为企业在科技攻关、技术研发、成果应用等方面做好协调服务。2010年州应用技术研发资金安排工业科技项目8项,投入科技经费58万元。

(一)强化中小企业科技工作。

 一是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经我局推荐,由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国资委、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质监局、省知识产权局、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等十部门组织评选,确定康定金珠制药有限公司为四川省第四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康定青藏谷地农牧业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炉霍县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为四川省第四批建设创新型企业培育企业。至此,甘孜州已有五家企业被确定为四川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和培育企业。结合实际制定了《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办法(试行)》(甘科发[2010110号),并在甘孜州科技局网站发布。目前,通过对申报企业的评审,已认定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康定金色高原农产品加工经销专业合作社、甘孜州新情歌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康定恩威高原药材野生抚育基地有限责任公司、康定玻璃垃圾循环利用有限责任公司、康定中藏药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企业为甘孜州首批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是经州科技局、州财政局推荐申报,乡城县雪松天然绿色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松茸生产线等精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乡城县硕曲绿色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酿酒葡萄示范基地项目》,分别获得省科技厅2010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补助资金15万元、8万元的贷款贴息支持,这是我州企业首次获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科技经费的支持。

(二)首次设立州级科技创新资金

2010年州财政首次设立了州级科技创新基金50万元,州科技局与州财政局共同印发了《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甘孜州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批州级创新基金项目7个项目已下达。甘孜州创新基金的建立,对推动全州工业科技创新,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积极开展企业调研

     一是赴绵阳、眉山、双流考察新事发、天煌、鼎明光电三家太阳能企业,就太阳能热水器及LED户外路灯示范与企业进行了详细洽谈,目前企业产品已在州内部分县使用。

二是在罗晓东副州长的带领下,由州科技局牵头,组织部分县有关领导赴绵阳考察九鼎晨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就我州太阳能开发事宜开展调研和洽谈。

三是在罗晓东副州长的带领下,赴康定恩威公司考察调研,根据罗州长要求,我局着力从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申请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并积极争取省级相关项目,在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等方面,帮助企业形成更好的科技研发体系。

是完成了《加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工业科技跨越发展》调研报告,为指导工业科技奠定了基础。

    五、积极推进中藏药业相关工作,加大中藏药产业化力度。

(一)加强中藏药产业发展宏观指导。

 为加强中藏药产业发展宏观指导,推进中藏药产业加快发展,我局牵头深入大专院校、省州药业企业、药材种植基地广泛开展调研,形成了《甘孜州中藏药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并上报发改委,六易其稿出台了中共甘孜州委、甘孜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藏药业发展的意见》(甘委发〔201019号),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扶持中藏药依法的新机制。制定了《甘孜州中藏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0-2012年)》。草拟了《甘孜州中藏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及《甘孜州中藏药业人才工作规划》(初稿)。

  (二)大力促进中藏药业招商引资、引智工作。

 一是协助办理第七届中医药高等教育校长论坛,加强横向交流。会上,举行了州人民政府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校州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罗晓东副州长代表州人民政府在协议上签字。州科技局制作了《发展中的甘孜州中藏药健康产业》宣传展板5幅,发送《甘孜州中藏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规划》40本、《甘孜州中藏药材栽培实用技术手册》40本。按照《协议》,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与州科技局、州藏医院、州药检所开展科研合作项目对接。州药检所与校方合作开展了秦艽花、黄堇、青藏龙胆、铁棒锤、甘青青兰、波棱瓜子、打箭菊“七个部颁藏药标准”修订工作,双方将在药材标本采集、波棱瓜子的标准修订方面开展优势互补合作。州藏医院与校方合作申请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共卫生资金项目——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和适宜技术筛选推广》项目,其中州藏医院《南派藏医药》整理出版工作获得17万元项目资金支持。

 二是日本汉方研究所专家来州考察。725,日本汉方研究所生药研究组组长土田贵志博士、日本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所北海道研究部柴田敏郎博士一行三人,在康定中藏药业有限公司有关人员陪同下考察了该公司在道孚县建立的大黄人工种植种源基地。

 三是新西兰皇家科学院专家来州考察。823-24日,新西兰国立梅西大学、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生物活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高益槐教授赴甘孜州开展考察调研,并接受州委、州政府聘请担任甘孜州第六届科技顾问团特聘顾问。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同时,由罗晓东副州长主持,高教授以“抓住本世纪机遇,发展甘孜特色生物经济”为主题,举办了专题学术报告会。

 四是组团参加“第二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资本对接推进会”(成都)。

 五是组织州内相关企业参加第十届海外侨界高新技术人才为国服务志愿团项目推介会暨第三届北京海智网交会,共组织推介项目10个。

 六是杭州回音壁药业集团公司常务副总赵晓冬到我州考察,并达成由杭州回音壁药业集团在我州注册设立四川钱江医药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厂)、并开展中藏药材人工种植基地建设、探索建立中藏药材交易市场等初步意向。

 七是组织参加了第十一届西博会,州药办在会上推出中藏药业招商引资项目10个,并与有关企业进行了洽谈。

(三)加大中藏药业基地建设力度

 2010年我州中藏药材基地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州科技局、各有关部门及州内各药业企业的共同努力,我州被省科技厅及省级相关部门认定为“四川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甘孜)示范基地”,并于1125获得授牌,省级示范基地的获得,将进一步推进我州中藏药材基地建设工作。2010年,全州累计培育中藏药材种源基地5200亩,其中:川贝母800亩、藏药玻棱瓜800亩、藏木香300亩、板蓝根200亩、川红花100亩,大黄900亩、秦艽100亩、海棠2000亩。通过对中藏药材的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各县和有关单位结合实际加大了中藏药材基地建设力度。州畜牧局开展了以康定、雅江、理塘、稻城4县为重点县的冬虫夏草资源调查工作;进一步推进冬虫夏草原生境保护项目实施,康定、石渠两县总规面积1666.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累计233.3公顷,缓冲区面积累计1433.3公顷。州林业系统已完成中藏药材人工种植590.1亩。州农科所在康定南郊建2亩中藏药材种源基地;八美农试场建立110亩中藏药材种植园区,大面积种植秦艽、波棱瓜等100余亩。泸定高原生物科技开发中心与泸定兴隆乡农户签订波棱瓜生产合同700亩,涉及农户150户,每亩较种植粮食作物增收达500元以上。丹巴县科技局与县扶贫办密切配合,分别在丹东乡、边尔乡示范和推广秦艽药材人工种植达2000亩,预计比种植粮食作物每亩增收800元以上。

(四)完成2009年度全州中藏药业统计年报工作。

    经州县科技部门与统计部门通力合作,已圆满完成2009年度全州中藏药业统计工作,2009年度全州中藏药产业年度增加值为52292万元,占全州GDP5.07%,其中,采集和种植环节的增加值为39213万元,加工环节的增加值为5569万元,流通环节的增加值为7510万元。

六、知识产权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强化知识产权工作的组织协调。积极发挥州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作用,主动协调有关方面,及时调整充实州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加强与各成员单位的协调联系。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宣传与培训。认真组织专利宣传月活动和“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氛围。将知识产权宣传纳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科普宣传周等大型科普活动,并积极配合工商、公安部门参加“3.15”宣传、打击经济领域犯罪等宣传活动。组织州县专利管理部门人员参加省知识产权局举办的专利行政执法培训班,获得了省政府法制办颁发的执法证。牵头在四川民族学院开展“知识产权进高校活动”,并在政法系举办专题讲座。

三是积极开展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加强与知识产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联系与协作,联合工商、公安、文化、质监等部门开展了打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宣传和执法活动,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实施了以保护知识产权为主要内容,以食品、药品领域、商品物资交流会为重点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活动。

 四是推进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及强县工程。“甘孜州神螺藏医药研究开发中心” 四川康定金珠制药公司、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列为全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康定县金色高原合作社等四家企业列为州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试点企业做到了知识产权工作机构、制度、人员、经费和职责方面的“五落实”,促进企业努力创造和实施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据统计,省、州试点企事业单位2009年实施专利新增产值3102万元。康定县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为全国第二批“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县”,试点工作进展顺利。2010年度我州2个项目分别获得了四川省知识产权局专利实施计划10万元的经费支持。

五是专利申请工作取得成效。加强专利受理、中介、信息等服务工作,积极为专利申请人服务,对来我局咨询、办理专利申请的群众,免费赠送有关专利申请的资料,并祥细讲解相关问题,及时办理相关事宜。认真落实专利申请奖励政策,及时为发明人办理申请补助。2010年我州已完成专利申请20项。

 七、完成州科技顾问团办公室工作

 抓好州科技顾问团办公室工作,认真组织召开科技顾问团咨询会,并及时报送顾问建议供州委、州政府决策参考。引进海外专家智力,聘请新西兰国立梅西大学、新西兰皇家科学院生物活性研究所首席科学家高益槐教授为州科技顾问团科技顾问,这是我州首次拥有海外“智囊”。有针对性地提出顾问建议意见,向州委、州政府报送了《加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 加快工业科技跨越发展——加强我州工业科技工作的几点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积极组织州级顾问参加四川省决策咨询工作会议,并作会议交流发言。组织20多名专家顾问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甘孜州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认真修改,提出的顾问建议意见分别被州政府和州发改委采纳,有效地促进了政府决策的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为开发我州重要药原植物――三尖杉,向州林业局提出请求提供三尖杉资源状况及开发建议的要求(甘科顾办〔20103号),经整理后报送州委、州政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八、加强自身建设

    组织机关职工以建州60周年大庆为主题,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牵头组织的文化活动的同时,组织科技部门职工参加了国家科技部举办的“体验世博科技激发创新思维”培训班;四人抽调到州庆办参与州庆筹备和接待工作;组织职工参加了建州60年庆祝大会及60年成就展,观看了心连心艺术团康定新城慰问演出等,营造了健康向上、和谐相处、生动活泼、奋发进取的机关工作氛围。局机关党支部认真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了党员干部政治纪律教育,局领导班子先后召开了“推进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廉洁、作风检查”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本年度州科技局获得州委、州政府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三等奖、州政府计生三结合目标考核三等奖,获省科技厅科技工作先进单位二等奖、省知识产权局专利工作三等奖,被州直工委评为党报党刊发行先进单位,被康定县爱卫会评为县级卫生先进单位。完成出版《甘孜州科技志》(1991-2005)编辑出版工作,获得州政府第二轮修志工作先进集体三等奖。

九、2011科技工作要点

我州2011年科技工作,将全面贯彻藏区工作会以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州”和“人才强州”战略,按照“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强化服务,支撑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以体现我州特色的原始创新为基础,以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重点,把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科技服务民生各项工作,进一步树立大科技意识,坚持工业、农业、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并重,确保我州科技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我州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是抓住贯彻中央、省藏区工作会精神的机遇,以认真做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相关工作,全面加强县级科技工作,促进县级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是做好州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工作,紧密结合我州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优选支持项目,提高项目质量,积极争取国家、省创新基金的支持,力争在申报上级创新基金项目上取得突破。

三是围绕我州优势和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加强优势矿产开发、特色食品、保健品开发等科技攻关,攻克关键技术,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四是加强工业科技工作,努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以创新型企业建设为抓手,为企业在科技攻关、技术研发、成果应用等方面做好协调服务,促进工业科技快速发展,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研究开发投入主体、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主体。

 五是加大农村科技试点示范项目实施力度,认真组织实施富民强县项目和富民推进计划,紧密结合我州青稞、牦牛、中藏药业等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提高项目编制质量,积极争取立项支持。

六是加强中藏药现代化建设,把传统藏医药的继承和创新开发有机结合,支持中藏药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切实推进我州中藏药产业发展。

七是强化科普工作和农牧民科技培训,支持各县和科研所紧密结合本地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加强对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科学养畜、中藏药材种植、提高疾病预防水平等方面的技术培训。精心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努力在普及科技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取得实效。

八是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业。

 

 

 

 

 

 

 

 

 

 

 

                                                                                                                                                                            二○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赌lol比赛 澳门永利皇宫赌场 澳门线上赌博 亚洲体育博彩平台 皇冠博彩 芜湖市医疗保障局 河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那曲市林业局 河池市林业局 平凉市科技局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皇冠线上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网站管理:澳门博彩在线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