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泸州市科技和人才局按照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部署,主动作为,认真谋划,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努力优化泸州科技创新环境。
一是大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将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指标纳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级考核体系。积极与税务部门对接,落实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高企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引导全市装备制造、智能终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评价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飞跃为瞪羚企业。
二是扩大科研机构和人员自主权。出台《关于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进一步优化市级科研项目与资金管理的通知》,整合各类报表,全面推广信息系化方式,减少材料的重复填报;简化预算编制,合并差旅费、会议费和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的预算栏目。扩大承担单位预算调剂权限,允许科研人员在项目实施期间自主调整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科研团队。为做好我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精简过程检查,提高管理效率和开展好项目验收工作,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验收管理方法,拟出台《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管理办法》和《泸州市科技项目验收管理办法》。
三是积极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制定印发了《泸州市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2020年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国有企业成为创新发展标杆。加速集聚创新资源,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省级酱香型白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完善创新型人才流动和服务保障模式。将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考核纳入市委、市政府年终目标考核,制定考核办法,有序推进和督促落实。
四是推进《泸州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落实。进一步培育壮大技术转移企业主体,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壮大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今年计划建设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1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3家,培育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企业10 户,培养专业技术经纪人30人,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亿元以上,适应我市创新需求的技术转移体系基本建成,技术交易市场初步形成,综合性、专业性技术转移机构并行发展的技术转移网络基本形成。
![]() ![]() |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皇冠线上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 |
网站管理:澳门博彩在线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 |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 |
![]()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