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推进双创工作服务企业发展
(1)抓政策落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泸州市创新创业导师备案管理实施细则》,健全泸州市双创导师绩效评估,推进“优胜劣汰”动态管理,预计今年评定10名业绩突出的优秀双创导师,给予1万元/人专项经费补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制定《泸州市众创空间备案管理办法》,引导孵化载体提质增效,促进孵化载体良性竞争和高质量、专业化发展。今年,计划新备案市级众创空间5家以上。(2)抓人才支撑。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以打造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为牵引,采用“外引内培”方式,跨区域组建成渝地区双创导师人才库,一季度,开放共享双创导师信息200名,为入驻企业(团队)提供创业辅导、技术测试等服务,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辅导活动318场次,提供咨询服务642次,辅导创新创业项目208个,预计将带动企业经济效益9300万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模式,引导孵化机构加强从业人员培养。首届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技术经纪人培训成功举办,预计将新增专业技术经纪人70余名。(3)抓体系建设。以泸州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为载体,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化基地”的孵化网络体系,培育一批行业带动强、管理水平高的“模范”孵化载体,推进孵化载体“梯度达标”,围绕科技企业的成长需求,主动提供投资融资、技术服务、资源对接等服务,推进创新主体加速培育。一季度,国、省级科技孵化载体培育在孵企业760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159家。截至目前,全市科技孵化载体达80家,其中国、省级38家,占比47.5%,创造经济效益逾3亿元。今年,预计新培育省级以上孵化载体4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