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科技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六大举措助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工作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作为国家科技城----绵阳市,历来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十一五”期间成绩显著,亮点纷呈。一是确保了全市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我市科技管理部门积极组织全市农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育种攻关,选育农畜新品种30多个,为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有效供给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提升了全市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组织企业实施科技项目,以技术链支撑产业链方式,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壮大了如铁骑力士、利尔化学、西普油脂、光友薯业、西科种业等一批国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收入。通过组织9个县市区申报、实施国省科技“富民强县”计划项目,让广大农民参与到项目中,形成了一批粮油、生猪、獭兔、蛋鸡、肉羊、高芥酸油菜、名优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动力。
一号文件的发布,给绵阳农业科技带来了又一次跨越发展的极好机遇,通过学习一号文件,全市科技战线精神振奋、信心倍增,表示要乘势而上,再创农业科技新辉煌。
一、统一思想,营造农业科技工作的良好氛围。
全市农业科技战线要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强宣传,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切实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上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按照“一基五化”的要求,推进“三化联动”,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工作和农业科技工作发展新跨越提供强大动力。
二、加大投入,鼓励农业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加大在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帮助企业争取国省项目资金,引导企业多渠道投入,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攻关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发挥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
三、力促转化,推进农业成果产业化。
围绕省市政府抓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一号工程,主动作为,积极遴选、引进一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集中投入,重点支持,强化转化,在我市农业生产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并尽快形成产业化。
四、狠抓创新,巩固农业科技创新优势。
积极支持企业、科研院所等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以保持我市在农畜新品种选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方面的科技创新优势,为我市打造西部种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深化合作,保持农业科技创新活力。
以农业科技项目为载体,继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加强省内外科研院所与我市企业的紧密联系,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提高企业产品的档次和市场竞争能力。
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