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李克强、刘云山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习近平主持大会,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同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的《小麦-簇毛麦远缘新种质创制及应用》项目喜获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2012年度四川省获得的2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之一、农业领域获得的唯一国家技术发明奖。
该项目由南京农业大学陈佩度教授主持,全国15个单位60余名科技人员,历时三十多年共同完成,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作为项目第二完成单位,该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黄辉跃研究员为项目第四完成人。该项目自1978年起,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863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及内江市重大农业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支持下,为了将小麦亲缘物种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2n=14, VV)的抗病、抗逆、优质等多种优异基因导入栽培小麦,运用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按照“染色体组→染色体→染色体臂→染色体区段→目标基因”的技术路线,成功将簇毛麦优异基因、特别是抗病基因转移到栽培小麦,对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抗源更新贡献突出,新种质在小麦育种中大规模应用,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育成小麦品种20个,获新品种权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论文46篇,其中在《PNAS》、《TAG》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6篇,被SCI引用147次,他人引用110次;被CSCI引用140次,他人引用88次。CSCI文章被引用818次,其中被他人引用598次。
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在应用南京农业大学小麦-簇毛麦新种质培育新品种研究上,是全国成效最好的单位。该院自1994年开始,组织人力物力,选用新种质开展小麦育种研究,经过精心选育,成功培育出5个双抗高产优质小麦内麦新品种通过四川省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内麦新品种高抗至免疫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对控制四川省乃至长江上游冬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内麦系列新品种连年被推荐为四川省及全国(西南区)小麦主导品种,在四川、贵州、重庆等省市推广种植面积达3000万亩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于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分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个奖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用于奖励居国际领先水平和拥有巨大市场价值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体现了国家的原始创新能力。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30个项目和7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87项;授予5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 ![]() |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博彩在线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 |
网站管理:澳门皇冠线上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 |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 |
![]()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