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科局立足当前科技工作实际,以党的十八大和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为指针,研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举措,认真谋划科技创新工作新思路。
一、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
一是做好“强”的文章。伴随着我区先拓生物科技、金鸿曲轴、凤凰集团、新明塑业等高新技术企业的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经历了孕育、逐步规范发展、蓬勃发展3个阶段,见证并鼎力推进了科技铸就企业、科技振兴企业的必由之路。继续引导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实施科技发展战略,将伊莱维克、蜀源水轮、大千球墨、国星高分子树脂 、佳美食品、内江峨柴、庆明机械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
二是做好“转”的文章。继续鼓励传统企业调整结构,做好产品升级、产业转型工作。同时广泛收集企业的合作需求与愿望,通过各种形式对外发布,争取更多的科技资本与本土资源“嫁接式”合作。
三是做好“引”的文章。充分发挥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吸附功能,突出招商选资,大力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同时积极引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关联企业,提高产业聚集度、强化产业辐射力。
四是做好“育”的文章。坚持以规模企业为核心和重点,积极打造循环经济、机械制造、食品饲料、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优势。立足现有中小企业,重点培育规模企业,对产品有市场潜力、有科技含量的企业加大扶持、培育力度。优先对高新产业、高新产品、高新技术进行培育,对优质的中小企业在规模扩张、技术提升、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鼓励做大做精做强,积极指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协同发展和产业集聚,不断提高高新产业投入和产值的比重,进一步培育壮大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东兴特色。
通过“强、转、引、育”四大举措,使我区的高新技术产值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二、进一步做新做优创新型科技园区
促进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是东兴从整体上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创新投入、创新人才集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培育企业创新发展内生动力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东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举措。
用足用好政策,切实抓好园区建设。通过依托园区,集聚创新资源,发展高端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大力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扶持高成长性企业发展,打造龙头企业,引领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把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成为东兴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集聚区、示范区。
三、进一步做精做广科技创新平台
一是加快建设各类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建立完善现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深度挖掘技术与智力的高度密集所带来的发展潜力,引导和支持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创新集群形成;三是加大重大研发平台引进和建设力度,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央企来我区创办研发机构,建立分院、分所、分中心;四是引导创新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行业龙头企业在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领域建设一批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支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五是以西南循环经济产业园为基础,形成广泛的新兴产业群体,把科技孵化器作为培育高科技企业和新兴产业的摇篮,不断提升企业孵化质量,使之成为东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进一步做宽做深科技创新服务
一是大力引进和发展高端服务机构,提高服务层次和水平。集成和整合科技服务资源,搭建高效的服务体系平台,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服务协同,打造东兴特色科技服务品牌。二是用足用好各级各类政策,提升政策服务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强化有关资金扶持、税费优惠、政府服务、规划制订等调控手段的导向性,修订或出台新政策,形成科技政策导向的共振效应,从而推进东兴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展望今后一个阶段东兴的科技创新工作,虽然任务艰巨,但我们信心满怀。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以科技创新政策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奋发图强,扎实苦干,不断推进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尽绵薄之力。
![]() ![]() |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博彩在线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 |
网站管理:澳门博彩在线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 |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 |
![]()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