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博彩在线

攀枝花市科技局组织专家为迤沙拉民族文化村灾后恢复重建出划谋策

发布时间:2008-09-23 09:15:57 信息来源:攀枝花市科技局


9月18日,攀枝花市科技局组织浙江工业大学、攀枝花学院、攀枝花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攀枝花农林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及技术人员组成的调研小组,赴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开展灾后恢复重建专题调研。调研小组听取了村干部的情况介绍,实地勘踏了受灾村庄,为制定灾后恢复重建方案提供科技支撑。
迤沙拉村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平地镇。距攀枝花市中心城区60公里,距云南省永仁县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3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845亩。该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543户村民,人口2223人;其中俚颇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是中国俚颇彝族最大的一个自然村落。
迤沙拉是二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是四川进入云南的第一个驿站,被称为“西南丝绸古道”,被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公认为我国对外交往最早的国际通道之一。
迤沙拉是中国最大的具有典型传统风貌的彝族自然村落,保留着纯朴、传统、原生态的俚颇彝族文化,如别俱一格的民居建筑,具有中原江南丝竹遗风的谈经古乐、歌谣和节庆活动等俚颇彝族民俗风情。攀西地区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是中原汉族文化与边疆彝族文化融会贯通的文化瑰宝。2005年11月,迤沙拉村寨被国家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正式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在“攀枝花8.30”地震灾害中,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村核心带的近500余户俚颇古民居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村内公共设施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也受到了严重损毁。
专家们调研后指出:在恢复灾后重建中,一定做到既保留具有纯朴、传统、原生态的俚颇彝族文化;又要体现别俱一格的俚颇彝族民俗风情民居建筑;更要体现一些现代元素,注重加强抗震、清洁能源、生态环保、信息化等科学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挖掘原民居中自然与生态的特点,充分展现中原汉族和俚颇彝族交融的历史文化的结合点。通过恢复重建,使之成为既具有现代农业特色,又具有丰厚俚颇彝族文化底蕴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皇冠线上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网站管理:澳门皇冠线上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

网赌平台推荐 皇冠体育官网 博彩平台 金沙国际 体育博彩 朔州市科技局 常州市科技局 钦州市林业局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门户网站 潍坊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