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攀枝花市不断加大科技攻关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重大关键技术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共开采钒钛磁铁矿资源2785万吨,生产出了铁593万吨,钢514万吨,钢材454万吨,实现工业产值389亿元,较2007年增加了36%。
伴随钢铁工业的发展,钒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08年我市共生产钒渣32.3万吨,同比增长61%;V2O55200吨,同比增长2.7%;V2O38120吨,同比增长44.2%;FeV(40、50、80)17660吨,同比增长39.1%。全年实现工业产值25.4亿元。
低品位提钒炼钢技术得到了突破。世界上最新钢水提钒底线0.25%是攀枝花钢铁公司科技人员形成的,但随着世界矿石价格的上涨,国内许多钢铁厂转向用普通铁矿配加钒钛磁铁矿来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如攀成钢、碌丰钢厂、威钢等钢铁企业在普通矿中配加了20%~30%的钒钛磁铁矿,形成含钒在0.15%~0.25%的铁水。为做大钒产业,攀钢组织一支科技攻关队伍,进行低钒铁水转炉提钒连续工业性试验,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工业试验,成功从钒含量0.15%的铁水中提炼出钒渣,创造世界又一奇迹。该技术不仅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同时进入了国家“863”计划。
钒的清洁生产工艺取得了重大进展。该项目针对目前钠化提钒产生大量的有毒高价铬和氨氮废水处理难的技术问题,攀枝花钢铁研究院组织了钒清洁生产攻关团队,项目组通过对现有钒生产工艺中焙烧制度、钒渣物相再构等研究,基本找到了清洁钒生产工艺。2009年拟在攀成钢建立500吨五氧化二钒中试生产线。
钒电池和钒基储氢合金技术研究正按计划推进。中国科学院大连物化所1MKWV钒电池投入到试验示范建设阶段;攀枝花钢铁研究与中南大学合作开发的KW级钒电池成功带动了0.9KWA电炉和0.9KWA空调运行实验工作;在攀枝花学院,我市建立了钒基储能材料市级重点实验室。由攀枝花市支持四川大学钒基储能材料开发在完成实验室制备基础上,2009年拟在电动自行车上安装试运行,争取进入产业化示范。
钛六铝四钒(Ti6Al4V)冶炼技术进入工业性试验。攀枝花钒钛研究院完成了Ti6Al4V的实验室研究工作;我市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金勇工贸公司,在开发50、60、70钛铁冶炼技术成功的基础上,2008年开始了Ti6Al4V的冶炼工作。
提钒弃渣制备高档建筑用装饰材料正在推广应用。山东建筑科学院依据提钒弃渣成功开发出了高档建筑装饰用的黑磁板,我市组织科技人员对其进行了考察学习,正在与山东建筑科学院合作在攀枝花市建立起钒弃渣生产高档建筑装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