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攀枝花科技工作紧紧围绕“投资拉动、结构调整、产业攻坚、产能释放、和谐惠民”的目标,通过全市科技工作者的努力,2010年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以建设创新型攀枝花为目标,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一)做好科技工作谋划。完成“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攀枝花市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初稿,制定了太阳能产业发展规划,完成攀枝花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方案中的《攀枝花市“两化融合”工作方案》。
(二)推进重大科技项目。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直接还原新流程、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氯化、氧化钒清洁生产、人造金红石、钒电池等重大项目中试研究顺利推进。尚亿科技的7万吨/年富钛料及3万吨/年铁粉项目,完成总投资2060万元,厂区基础设施按计划推进,钢结构厂房完成99%,隧道窑安装完成80%;平和鑫汇矿业硅藻土开发项目已拿到矿权,并与白马工业园区签订细化的入园协议。红格南矿高效清洁分离与综合利用科技专项,钛合金、钛材、钒基贮氢合金等关键技术攻关逐步推进。太阳能产业开发科技攻关初见成效,金勇公司建成太阳能产品示范生产线,攀枝花学院开展替代多金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攀枝花钒钛研究院和无锡尚德公司开展全钒液流电池太阳能发电装置试验,启动红格中学光伏—钒电池示范工程,完成了钒电池实验室建设。
(三)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组织“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重大技术攻关”、“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申报了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需求,经多次争取,已获得省、国家相关部门的意向支持;组织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申报四川省“十二五”科技重大需求,含钒钛低(微)合金钢等4个产品申报四川省重大高新技术及战略性新型产品项目,高速铁路用60TY翼轨等5个产品申报四川省高新技术创新产品;组织21个项目申报四川省创业投资补助。
(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家;南辉科技的“生产氮化钒的新工艺”项目、富邦的“采用密闭鼓风炉铁水浇铸的汽车钒钛制动鼓”项目、攀化科技的“低温真空浓缩除杂技术在钛白废酸处理中的应用”项目及华铁公司的“用于脱硝催化剂的二氧化钛产品制备技术”项目获得2010年第1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60万元支持;攀研科技等2家企业获得2010年第一批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30万元支持。
(五)开展科技金融工作。组织企业参与科技投融资活动,支持金鼎信用担保公司、金源创投等风险投资机构与我市科技型企业对接合作;组织了金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参加2010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风险资本对接推进会,引入资金5000万元,5家企业获百家成长型科技中小企业推介,多家企业与投资机构达成融资意向。
(六)落实各项科技政策。加大对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等政策宣传,组织攀钢集团、钢城集团、秉扬科技等公司申报技术开发费认定。
二、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为抓手,努力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一)制订农业科技规划。出台了《攀枝花市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10-2015年)》。
(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与示范工程。开展蔬菜、特色水果等优势产业品种引育,市农林科学院培育的凯特芒果和攀杂丝瓜1号两个品种分别入选四川省农业厅水果和蔬菜主导品种。
(三)抓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组织盐边县龙腾四海申报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并获批准。组织米易县绿生公司和盐边龙腾四海申报了省新农村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专项。
(四)抓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支持锐华农业、平大生物等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帮助企业包装项目申报农业科技贷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其中平大生物的“何首乌茶产业化开发改扩建项目”获得科技贷款2800万。
(五)实施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示范工程。盐边县优质肉羊养殖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在民族偏远地区选取30户进行科技示范,带动当地农民科学养羊;在盐边县、仁和区开展优质肉兔养殖示范与产业化开发,已带动贫困农户20户;建设优质晚熟芒果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基地20亩,带动提升了万余亩芒果种植水平;开展核桃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为全市上万亩核桃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优质晚熟芒果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等4个190万元的省科技富民强县项目顺利推进,促进两县两区(米易县、盐边县、仁和区、东区)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六)抓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组织协调与川农大合作项目对接;推进农技服务体系的建设,推动农业专家大院和农民田间学校健康发展。
三、以推进科技服务民生专项行动为契机,促进城乡居民共享科技成果
(一)推进市民生工程。抓好“推进农技110工程,新建15个村级信息服务站”项目,按照“四个一”的建设要求,即提供一个信息化服务场所、落实一名信息员、建立一套信息收集发布制度、配置一台电脑等信息终端,米易县、仁和区各5个,盐边县3个,东区、西区各1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已建成,提前完成了目标任务。
(二)推进相关民生科技项目。开展离网光伏发电、太阳能集中供热、太阳能杀虫灯等太阳能成熟技术在我市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性示范。组织实施“8•
(三)加大林下生物资源开发力度。推进道地中药材和引进中药材的种植,全市何首乌GAP种植面积已达到4000亩,大和当归种植面积达到9000亩,积极推进5万亩林下种植何首乌和养殖5万只何首乌鸡的示范园建设;推动咖啡、印楝产业发展,咖啡种植面积已达3000亩,推进咖啡加工生产线建设。
(四)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组织开展了 “冬季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发放科普资料32400余份,咨询人员3000余人次,以农民为主要培训对象,举办各种培训班40多期,培训人员7000余名,赠送各类科普书刊29400册,开展义诊11200人次,发放药品价值13700元。
四、以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为载体,推动全市知识产权工作上新台阶
(一)建立了工作运转机制。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攀枝花市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和工作目标考核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了成员单位和市、县(区)知识产权工作协调机制。
(二)组织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和执法活动。活动中共发放知识产权宣传资料30000余份;培训全市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等共15800余人次;出动执法人员135人次,检查商业场所67个,收缴和销毁各种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67000余册(碟),赌博游戏机36台,赌博机电脑板76块。
(三)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制定《攀枝花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管理办法》,对全市19个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进行分类和分级管理。制定《攀枝花市专利工作奖励办法》,着重对在开展专利工作中取得成效的单位及工作人员进行奖励。进一步完善《攀枝花市专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加大对授权专利的资助力度。
(四)专利工作稳步推进。我市专利申请积极性和技术获权能力大幅度提高,截至6月底,全市专利申请达330件,超额完成省局下达年度目标任务29.92%,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年度目标任务10%。
(五)加强技术市场管理。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5000余万元,登记合同164项。
五、以构建攀枝花特色创新体系为支撑,为四个倾力打造提供人才保证
(一)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攀钢集团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科技部认定。
(二)培养各类科技人才。制定了《攀枝花市院士后备人才培养实施意见》等文件,完成了院士后备人才培养评审、选拔、协议签订等工作,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实施了“钢铁延伸加工及机械制造产业团队建设”、“芒果专业技术研发团队建设”2个创新团队培养项目。
(三)召开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召开了钒钛磁铁矿高效清洁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研讨会、2010年攀枝花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以及2009年度攀枝花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参加了国家973项目“两性金属/黑色金属紧缺矿产资源高效清洁综合利用的基础研究”年会。
(四)开展科技合作。组织了市内相关企业与昆明理工大学科技需求对接。
六、以推进信息化工作为重点,为建设“四个攀枝花”提供支持
开展攀枝花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制订完成“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信息产业部分;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践进程;推动全市IC卡整合工作;强化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管理,对政府投资的重大信息化项目进行监管,制定相应管理规程;组织实施“市金保工程进行第三方测评”工作和2010年政府民生工程—“市社会保障卡有形磁条变更为隐形磁条制作项目”;召开全市地理信息建设和应用工作交流会;建设企业供需信息服务系统,推动市钒钛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示范;完成《攀枝花市信息产业科技发展情况报告》、省经信委《2009年度软件企业年审工作》、省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重点城市—攀枝花市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总结、全市防汛抗旱通信系统协调、攀枝花市城市一卡通建设模式论证等工作。
下一步攀枝花市科技局将抓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做好科技工作的统筹谋划。完成“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和《攀枝花市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
(二)加大建设创新型攀枝花的力度。大力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市、县创建工作;抓好国家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提高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率,推进直接还原新流程、高炉渣高温碳化低温氯化、氧化钒清洁生产、人造金红石、钒电池等重大中试项目;加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协调力度,推进尚亿科技的7万吨/年富钛料及3万吨/年铁粉项目、炜源科技的利用钛白废酸浸取钢渣提取钒、镓、钪项目以及平和鑫汇矿业的硅藻土开发项目3个项目;推动省钒钛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升级为国家级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抓好攀钢集团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推动攀枝花钒钛研究院升级为四川省钒钛研究院;抓好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组织申报工作,组织推荐企业申报四川省建设创新型企业,组织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积极争取国家、省上的项目支持。
(三)深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抓好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工作,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二滩水库淹没区连片扶贫开发等工作,加快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示范工程的进度。
(四)扎实推进科技服务民生行动。推进农技“110”工程,提升新建村级信息服务站服务水平;继续抓好集成太阳能成熟技术在我市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性示范等一批民生项目的推进工作;做好参加全国第三届中药现代化大会的准备工作。
(五)抓好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和相关人才培养的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制定全市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专利资助资金、专利转化扶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的政策性投入;大力促进知识产权运用,继续开展全市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推动产业、园区、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建立专利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全市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联系网络。
(六)加大科技创新环境建设。召开2010年全国非高炉炼铁学术年会暨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学术研讨会;完成2010年全市科技进步奖及2009-2010年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奖励评审工作;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拟定2011年科技项目申报指南。
![]() ![]() |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博彩在线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 |
网站管理:澳门皇冠线上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 |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 |
![]()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