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建议答复—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校院地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
建议标题: | 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校院地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 | ||||
编号: | 12030792 | 建议类型: | 大会期间建议 | 提交日期: | 2015-01-31 |
内容分类: | 科、教、文、卫和体育 高等教育 | 建议办理类型: | 政府类 | ||
建议公开范围: | 仅公开标题 | 主办单位(分办单位): | 教育厅,科技厅 | 协办单位: |
建议答复: |
贺盛瑜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省校院地协同创新发展的建议》(第792号建议)收悉,现就我厅的工作职能答复如下: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措施》,成都市人民政府制订出台了《成都市关于深化科技改革,促进校院地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简称“成都十条”),科技厅对各类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给予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积极推进相关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促进我省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省101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每年科技经费支持近1000万元,近三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702项,累计投入47.7亿元,研发新技术产品1580个,实现销售收入1482.67亿元。营造了良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氛围,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长期以来,科技厅高度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积极面向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借智借力,鼓励产学研结合,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协同开展重大项目研发、培养创新人才队伍、共建科技研发平台、组织技术交流对接等合作,旨在整合科技资源、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特色学科发展。
(一)设立了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专项。专项资金设立初期定位于省院科技合作专项,主要支持四川省与中国科学院省外院所合作项目,旨在促进在川企业与省外院所合作,引导中科院省外人才、技术、成果等资源落户四川。2015年,专项资金将四川与省外一流高校,特别是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联合开展的科技攻关项目纳入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广泛吸引高校参与,鼓励院、校、地资源整合及协同创新。
(二)搭建技术交流与共享平台。为进一步扩大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专项服务面和影响度,搭建了四川省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平台。该平台是我省省院科技合作管理及信息发布、交流的平台,主要包括工作动态、通知公告、技术需求、创新成果、工作机制、科研机构6个主要功能模块,为高校、企业、院所发布技术成果信息,为促进技术对接和资源共享提供了交流平台。
(三)优化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发展建设。为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进一步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打破各类型单位的创新壁垒,鼓励高校、院所、企业多方参与组建实验室,合并、整合重复性资源,促进财政投入的集中和高效利用。
目前,在整合省内高校、院所和企业科技资源的同时,科技厅正统筹布局,着力提升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专项支持力度和广度,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感谢您们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