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答复—加快推进四川轨道交通高新产业发展的建议
漆宝瑞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推进四川轨道交通高新产业发展的建议》(第687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省轨道交通产业的支持,并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支持我省科技事业和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轨道交通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仅科技口国、省支持轨道交通领域重大项目19项,支持经费4358万元。其中产业化项目16项,支持经费2600万元;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项,支持经费1758万元(其中14年由西南交通大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研制,支持经费958万元,科技厅支持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城市有轨电车制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支持经费500万元;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承担的新能源交流传动机车核心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支持经费300万元)。经过持续的科技攻关,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西南交大孵化的四川轨道交通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长为中车集团关键零部件授权供应商。该公司目前开发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接地装置在专车测试中排名第一,关键指标优于现在中车使用的德国梅尔森产品。为公司带来3000万元的年销售收入;成都瑞威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用于高速钢轨焊接的气体保护焊机,2015年一年接获订单1.3亿元;由西南交大教授团队创办的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司机驾驶模拟器和股岔管理系统研发生产,已于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15年公告预计利润在1.19亿元到1.41亿元。
二、大力推进轨道交通领域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1990年,西南交通大学获批轨道交通领域“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由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启动成立了四川高新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截止到2015年底,我省拥有中铁二院、西南交大、南车成都公司、南车资阳公司等在轨道交通行业具有绝对话语权的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国内除北京外的第二大轨道交通产业资源丰富省份。仅成都市范围内就集聚了轨道交通科研、设计、施工单位10余家、相关高等院校3所,轨道交通产业国家级技术专利近50个项目,拥有院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铁西南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等。其中由产研院牵头承担或参与我省科技计划项目11项、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金牛区科技计划项目4项,参与单位共三十余家,获得财政经费支持2336万元,带动企业自筹研发经费1.34亿元,相关企业预计实现产值可达到20.5亿元。
我们将持续推进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宽带移动通信实验室、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系统实验室、四川省数字轨道交通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为我省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大轨道交通领域科技攻关和政策支持力度
结合我省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推进校地、校企合作,鼓励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体制机制上营造有利于推进我省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环境。开展中低速磁浮系统、悬挂式单轨系统、现代有轨电车系统、重载铁路线桥隧关键设备及技术标准、线桥隧的状态评估与监测检测及故障处理与快速修复、重载机车的操纵控制优化技术、特殊条件下通信信号技术等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安全、环保、节能、信息化等方面的应用,对轨道交通领域的园区、基地、平台,建立项目申报绿色通道,凡是符合条件的项目积极推荐到省、国家立项,争取国省支持。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办理征询意见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