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博彩在线

您好!欢迎进入澳门皇冠线上,今天是 无障碍

政协提案答复—营造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良好外部环境 促进我省全面创新改革实践

发布时间:2016-05-30 15:45:1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农工党四川省委会:

您们提出的《营造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良好外部环境 促进我省全面创新改革实践》(第69号提案)收悉,感谢您们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我厅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结合实际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为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的建议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省上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大力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

(一)在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去年以来,扎实推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专项改革,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万家以上。推进企业设立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继续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企业牵头承担的省级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占比超过70%,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R&D总投入达50%2015年,全省创新型企业总数达到1623家,科技型企业到新三板挂牌总数达11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3万家,增长4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10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710家。扎实推进建立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重点支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轨道交通、无人机、信息安全等20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突破产业关键技术、转化重大科技成果、探索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和科技攻关模式。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546项。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较早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提出政府应推进的“8项举措”和创新创业者应享有的“14条政策”,配套出台30余个文件。制定了“创业四川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达到21家,建成各类孵化器565家,在孵科技企业7000家以上,孵化面积达880万平米以上。扎实推进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组织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军民融合发展等3个专项改革方案。推进3家院所、3所高校和宣汉县开展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改革试点,7家试点单位创新创业科技人员超过720人,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72家。推进建立企业主体的技术创新研发机制,引导企业普遍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遴选出华为(成都)、宜宾丝丽雅等20家企业高水平研发机构开展示范。推进科技金融深入融合,4只创业投资基金获得国家批复,我省有国家部门参股的创业投资基金已达9只,20家机构获得引导基金补助共计2.05亿元。促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项目1620个,科技融资额365.6亿元。加快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新建了一批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达11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255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17家。

(二)在做好简政放权工作方面。按照省政府部署,完成了科技系统省、市、县三级行政职权目录清理优化和责任清单清理。经省政府公示,省级科技行政权力10项,其中1项行政许可,3项行政处罚,1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奖励和4项政府内部审批事项。推进行政权力在省政务服务中心和省政府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平台上的规范管理。落实《四川省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电子监督办法》,推动建立完善行权处室即时监督、管理处室跟踪监督、监察部门执纪监督的三重监督模式。结合科技厅“三定”方案规定和已公布的权力清单,认真研究,建立了科技厅责任清单,规范科技管理方式,从责任主体、法律依据、职责边界、责任追究、监督电话等各方面确定了责任事项。完成了行政审批事项的服务指南、办理流程图、审查细则、示范文本等材料编制,进一步厘清了廉政风险点清单、防控措施清单、深入推进科技系统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建设工作,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和“法定职责必须为”。

(三)政策整合与宣传工作方面。举办各类“双创”活动700余场。设立20亿元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我省双创工作得到了李克强总理批示支持,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明确批示“总结四川好的做法和成功案例”。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已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金融品牌活动。300余家国内外创业投资机构入驻四川,管理基金规模超过700亿元。更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月、送科技下乡等国家和省重大科普活动主动推送相关政策。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成长的良好创新生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投入、研发和成果应用推广中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研发机构和研发组织体系,面向国际国内布局创新、延揽人才,创建知名产品和品牌,加快推进实施《四川科研院所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试点推进方案》,加快制定实施《创业四川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二、关于“为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专业服务环境”的建议

创新投资方式,助推企业发展。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激励作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技术自主研发和创新产品中试熟化,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进行投资引导。一是设立了我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2016年支持中小微企业科技计划项目176个,经费7000万元。二是适时建立科技创新券,为企业提供更好服务。我厅拟制了《四川省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采取后补助方式向企业发放一定数额的创新券,重点支持缺乏科技创新能力的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众创空间,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撑科技服务力度,营造“双创”良好氛围,助推“双创”实施。

三、关于“为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的建议

我省大力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工作,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不断优化科技金融政策环境。2015年,建立了四川省科技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包括科技厅、省金融办、财政厅、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等11个部门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多部门的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创新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放大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科技部、科技厅分别设立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持续加大财政资金对优质科技型企业的投入力度。同时,我厅2015年推动设立了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为省级引导基金中首只完成工商注册登记、首只实现运营的基金,引导创业投资、银行信贷、担保等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总规模20亿元,其中省级财政出资4亿元,其余为社会资本,实现了财政资金的5倍放大效应。同时,基金将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直投项目”的架构,子基金的设立还会将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扩大到10倍甚至更多。基金将重点投资于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密切相关的重点科技产业;着力支持省内特别是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等重点区域的各类孵化载体、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创业者的创新创业发展;大力支持种子期、初创期及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三)大力推动科技专营支行建设、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为鼓励四川省科技支行、各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力度,我厅设立了四川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以下简称“补偿资金”)。补偿资金2014年共带动我省7家科技支行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86户,产生贷款余额15.79亿元,并带动企业实现产值93亿元;2015年共带动我省9家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139户,产生贷款余额13.45亿元。其中中型企业9户,贷款余额3.88亿元,小型企业115户,贷款余额9.32亿元,微型企业15户,贷款余额2560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大银科合作,推动与银行、担保公司等机构的合作,建立“政府部门推荐、银行独立审贷、双方联合监管”的科技贷款联动机制,采取双向互动向科技支行、各合作商业银行推荐科技贷款项目,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四)积极开展科技金融对接活动。我省积极开展科技金融对接活动,促进银企互信共赢,助推四川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围绕我省5大高端产业和5大新兴先导服务业,2015年已累计举办近30场科技金融对接活动,促成意向签约项目近70项,协议金额近30多亿元,相关单位及科技型企业约2000多人参加了活动。“第五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将于20165月在成都举行。会议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对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合作平台,利用多元化融资模式,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瓶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下一步我省将不断探索科技金融结合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多部门科技金融联席会议作用,强化对科技金融结合工作的引导;继续做好财政资金的引导工作,建立完善科技投融资项目推荐机制,继续推动科技支行、科技信贷中心(部)、科技融资租赁和科技小贷公司发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所对应的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融资需求,构建“梯形融资模式”,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稳步推进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运作,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创投领域,推动我省创新创业发展;做好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筛选和培育工作,建立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后备库,向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荐优质科技型企业;加强科技金融研究平台建设,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模式理论创新。

四、关于“为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的建议

(一)大力推进各类人才计划支持中小微企业人才创新创业。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引进595名海外高端人才来川创新创业,支持培养了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业者。2013年科技厅启动省创业领军人才计划计划,围绕我省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领域,重点支持一批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目前,已投入1800万元,遴选支持60名优秀企业家。

(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重政策集成扶持,从学科改革、学分激励、培训辅导、资金支持、成果转化、产业生成到服务保障等构建全程支持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科建设和学分管理,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发展指导纳入大学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其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强化创业培训辅导。探索建立“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社会公益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的全程融资扶持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开设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网、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窗口、整合在川国家实验室等各类技术研发平台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及公共技术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中小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定向、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校学术到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就业。

五、关于“为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建议

(一)2015年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新人才典型的宣传。为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创新人才成长,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2015年加强了对科技创新企业及人才典型的宣传工作,在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新媒体大力宣传省委省政府对创新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和举措,宣传优秀科技型创新企业典型和优秀人才代表,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四川:开启创新发展新引擎”、《科技日报》刊载的“创业在天府 ‘蓉漂’进行时”等新闻报道,宣传展示了我省科技型创新企业创新创业成长过程,树立了榜样典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宣传工作的措施。一是加强指导统筹协调,形成“大科技”宣传格局。我厅制定了《2016年四川省科技宣传工作意见》,将进一步加强省级部门和市州统筹联动,构建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多层次宣传工作网络,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重要举措、成效经验和重大成果,形成“大科技”宣传格局。围绕推进“创业四川行动”,重点宣传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孵化成长和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先进典型,为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提供支撑。二是以群众性科普活动为载体,营造科技创新社会氛围。以每年科技活动周、科普活动月等国家和省级群众性科普品牌活动为载体,通过发放科普知识资料,组织科普展览展示,开展科普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让科学技术可知、可感,让创新成果可见、可用,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创新人才成长,营造人人关注、支持和参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重大科技活动宣传,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做好各种重大科技活动的宣传报道,加大对活动中涌现出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项目路演、对接洽谈、融资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需求和取得成效的宣传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信息渠道和更好环境支撑。

感谢您们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们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办理征询意见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十大网赌平台推荐 亚洲博彩平台排名 亚洲博彩平台排名 十大博彩平台大全 bet365体育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科技局 邵阳市财政局 济宁市科技局 咸宁市水利和湖泊局门户网站 淮南市科学技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