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劲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质创新企业需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的建议》(第226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优质创新企业的关注和关心。我厅对您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结合工作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宣传与引导方面
2015年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上大力宣传省委、省政府对创新企业的相关扶持政策和举措,宣传典型科技型创新企业和优秀人才代表,营造了勇于探索、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下一步要持续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宣传工作。
(一)加强指导统筹协调,形成“大科技”宣传格局。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型发展的决定》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部署安排,科技厅制定了《2016年四川省科技宣传工作意见》,将进一步加强省级部门和市州统筹联动,构建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多层次宣传工作网络,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重要举措、成效经验和重大成果,形成“大科技”宣传格局。围绕推进“创业四川行动”,重点宣传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科技型创新企业孵化成长和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先进典型,为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提供支撑。
(二)加强重大科技活动宣传,服务科技创新创业。做好“第五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第五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双创活动周”、绵阳科博会等重大科技活动的宣传报道,加大对活动中涌现出的科技型创新企业在项目路演、对接洽谈、融资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需求和取得成效的宣传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信息渠道和更好环境支撑。宣传科技人员、高层次海外人才、青年大学生和草根能人“四路大军”在创新创业中的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引导全社会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培育创业精神和创客文化,将奇思妙想、创新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
二、关于完善政策措施与健全体制机制方面
十八大以来,全省科技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体制机制的关键问题和环节,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科技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协同推进局面初步形成。
一是继续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积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015年成效显著,全省创新型企业总数达到1623家,科技型企业到新三版挂牌总数达11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同期增长4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10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710家。二是推进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按照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及《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培育企业创新主体专项改革方案>和<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方案>的通知》(川委厅〔2014〕16号)部署,选取省农科院、省畜科院、省机械院、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攀枝花学院和宣汉县7家单位(县域),从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和创办领办科技企业、科研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转制院所的创新发展、科研项目单位内部管理等方面开展政策试点,初步形成了事业导向、利益驱动并重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和一套规范实施试点政策的管理制度,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活力得到了初步释放。三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贯彻落实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推进2—3家高校院所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奖励新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资金补助政策,探索科技成果市场化评价机制。四是引导“四路大军”迈入创业四川主战场。实施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从“科技人员兼职取酬”、“保留人事关系离岗创办领办科技企业”、“科技成果三权下放”等六个方面开展政策试点;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赴美国、加拿大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招才引智;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科技创新苗子工程”等青年大学创新创业计划,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补贴和科技项目支持力度;积极推动草根能人带动农民创业,从工商、税收、信贷、土地、创业服务等提出“一揽子”扶持政策。五是建立完善教育和培训机制。持之以恒地加强对企业科研人员和科技人员的培训,为企业的科技创新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尤其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以“青年科技基金”为抓手,以项目研究为载体,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按照“择优选拔、目标考核、财政资助、动态管理”的原则,资助青年科技人才。
三、关于增加投入与预算方面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全省科技工作紧紧围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015年由企业单独或牵头100万元以上项目经费5.2亿元,占重大科技项目的72%。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资金0.7亿元。2016年度科技财政资金预算继续加大对优质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2016年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下达资金预算10亿元,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四、关于改变专项扶持资金的拨付方式方面
目前,我厅对科技计划项目资金主要采取事前资助支持方式,结合后补助、定向财力转移支付等支持方式,对中小企业采取无偿资助、投资补助等支持方式。2015年支持后补助项目173项,经费4500万元。2016年第一批支持后补助项目196个,经费7200万元。
后续科技厅将围绕我省深化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加大普惠性科技活动支持,建立竞争性与稳定性、有偿与无偿、事前支持与事后支持相结合的资助机制。稳步推进后补助、定向财力转移支付、分期拨付等支持方式。扩大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以多种方式支持银行科技支行、创投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股权投资。
五、关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方面
大力推动科技专营支行建设、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为鼓励四川省科技支行、各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力度,科技厅设立了四川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以下简称“补偿资金”)。补偿资金2014年共带动我省7家科技支行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86户,产生贷款余额15.79亿元,并带动企业实现产值93亿元;2015年共带动我省9家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139户,产生贷款余额13.45亿元。其中中型企业9户,贷款余额3.88亿元,小型企业115户,贷款余额9.32亿元,微型企业15户,贷款余额2560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大银科合作,推动与银行、担保公司等机构的合作,建立“政府部门推荐、银行独立审贷、双方联合监管”的科技贷款联动机制,采取双向互动向科技支行、各合作商业银行推荐科技贷款项目,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做好财政资金的引导工作,建立完善科技投融资项目推荐机制,继续推动科技支行、科技信贷中心(部)、科技融资租赁和科技小贷公司发展,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所对应的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融资需求,构建“梯形融资模式”,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办理征询意见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 ![]() |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皇冠线上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 |
网站管理:澳门皇冠线上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 |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 |
![]()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