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农业科技创新助推我省乡村振兴步伐的建议》(第1052号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厅高度重视您的建议,经认真研究,结合会办单位农业厅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建议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围绕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农业品种源头创新,年均育成农畜新品种80余个,川优6203水稻、荣玉1210玉米、川藏黑猪、大恒肉鸡等优质高效品种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我省农畜育种攻关水平,为保障我省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良种支撑。
二是聚焦“川字号”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十三五”以来组织实施作物丰产高效栽培、畜禽规模化健康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农业发展等技术攻关项目300余项,攻克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100余项,有力推进川茶、川果、川菜、川猪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培育了一大批优质、绿色农畜产品,满足了省内外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大力支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保障有效供给和绿色发展为目标的农业科技创新研究,进一步加快优质专用品种培育引进,加强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有力保障我省粮食安全,支撑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三产融合”建议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聚焦“川字号”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匹配资金链,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农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示范。2014年至今共支持实施产业链示范项目30个,安排专项资金1.2亿元,大力构建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体系,有力推进了我省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消费与服务“三产”融合发展。
二是积极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川府发〔2015〕27号)精神,着力激发农村领域创新创业活力,积极引导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电商等新业态和新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支持实施农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示范,依靠科技创新为农村新业态发展提供核心动力,培育壮大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
二是大力发展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等群体成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主体,发挥其引领作用,推动我省农村“三产”融合新业态发展,扎实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政产学研推有机结合”建议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十二五”以来整合产学研推优势力量,建成农业科技园区93个,科技部备案星创天地71家,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100余个,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工艺、新装备1000余个(项、台)。
二是大力推进“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建设。支持科研机构和农业科技人员向贫困地区提供便捷高效的技术供给等专家服务。截至目前,建设省市县平台运管中心103个,实现88个重点贫困县全覆盖,平台网站访问量达1900余万次,专家服务达10万多人次。
三是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意见》(川办函〔2017〕55号),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推动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探索政府购买农技推广服务等方式,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持续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支持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联合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建试验示范基地,示范推广农业高效种养模式、先进适用技术和优良品种。
二是推进“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优化提升,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在基层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转化应用,带动贫困户依靠科技脱贫奔康。
三是健全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农民技术人员组织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拓展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职能,加快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大力培育“互联网+成果转化”等创新机制,为加强我省农业政产学研推有机结合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服务保障。
四、关于“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建议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川委办〔2016〕47号),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兼职取酬。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落实农业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离岗创业等政策措施。截止2017年12月底,50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参与改革试点,离岗创新创业科技人员达200余人,创办经济实体100余家,有偿转让技术成果156项。
二是制定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川委办〔2018〕13号),突出评价农业技术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三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业绩贡献。不断完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明确农业科技人员在申报评审职称时,论文、科研成果等不作为限制性条件,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做要求。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健全长效激励机制,确保惠及农业科技人员的职称评定、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倾斜政策落到实处,持续激发农业科技人员活力。
二是支持兼有公益性科研和经营开发活动的涉农科研院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科研结构、专业设置、人才配置,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科技创新运行机制。
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政协四川省委员会提案办理征询意见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 ![]() |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皇冠线上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 |
网站管理:澳门皇冠线上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 |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 |
![]()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