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宜宾市兴文县科技特派员工作体系日趋完善,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科技特派员,这些科技特派员进乡、入户,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展示才华,大显身手,将科技触角延伸到村、户、企业,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成果的转化,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全县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强大生产力。
一、严格选派奠基础
自2008年推行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行动以来,特派员的选派问题被摆在了首位,因为科技特派员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影响到科技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程度,也是科技特派员工作成败的决定因素。因此,兴文县由科技局牵头,相关部门协同配合进行了多次调研,通过深入村社、农户、企业,了解群众的科技需求,结合兴文产业发展趋势,制定了一套严格的选派办法。一是坚持“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培养人才、促进发展”的选派原则。二是打破身份、岗位、学历的限制,既选派有专业特长、有一定科技工作和管理经验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又把部分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土专家、技术能手列入科技特派员队伍。三是实行菜单式选派程序。首先,各乡镇提出实施项目人才需求计划,然后,县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实施项目和人才需求计划,发布公告。采用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推荐科技特派员。最后,由县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选拔、命名聘任。通过层层选拔,使一大批“能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技术能人脱颖而出。让他们走出机关,深入基层,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在生产一线建功立业,保证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科学管理出实效
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确保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实效的保障,兴文县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选派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科技特派员队伍的管理。建立了双层管理、分类培训制度,由县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所在基层单位共同考核,对科技特派员所联系的村(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续聘、评先争优、晋职晋升的重要依据。聘期考核合格的,优先聘任为下一届科技特派员,不合格者立即解聘,两年内不得再聘为县科技特派员。通过优胜劣汰的运作方式,促使科技特派员真正成为科技产业的“领头雁”和信息支撑的“放大器”。目前,兴文县已有100名科技特派员,他们活跃在广大的农村天地,为该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政策优越促激情
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兴文县把落实优惠政策、鼓励科技特派员创业创收、促使科技特派员与服务对象以利益互动双赢作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根本动力常抓不懈,对科技特派员实行创新管理,使科技特派员队伍不断得到优化。为了充分调动科技人员下基层工作的积极性,提高选派质量,兴文县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是县政府每年一次性补助工作经费600元,属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科技特派员,其编制、工资、福利、奖金等关系不变,成绩突出的,优先聘职晋级。二是鼓励科技特派员以资金、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科技服务,并从相关效益中取得合法收益。三是科技特派员在驻点村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独资兴办实体或与基地、专业大户、农户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所需的科技研发经费,可优先申请支持。同时,兴文县还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奖励、激励机制。从科技三项费中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对科技特派员的培训和奖励。2010年8月,兴文县召开科技特派员大会,对成绩突出的10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和25户优秀科技示范户进行了奖励,进一步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技示范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这些优惠政策的落实和激励机制的建立,有效地推动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关爱人才提素质
如何提高科技特派员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是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县科技局在2009年出台了《关于科技特派员“人才关爱”工程的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了科技特派员的培训管理机制。一是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原则,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大人才送培力度,分期分批组织培训,建立以创新科技人才为核心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二是整合资源,搭建科技人才服务平台,实施“三个一”工程,即实施一个项目、创建一个示范、带动一片发展;以农村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开展乡土人才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用,为农村实用人才就业、创业提供平台,着力培养农村经纪人,解决农业产业化经营人才匮乏的问题。通过科技特派员“人才关爱”工程的实施,科技特派员的专业技术提高了,思想素质提升了,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明显了。科技特派员尹华江潜心钻研科技,于2010年8月15—18日参加了在吉林长春召开的“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作了《种公猪尿血症的辨证论治》的专题报告,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也为兴文县生猪养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五、科技团队显特色
兴文县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山地乌骨鸡、猕猴桃、烤烟、蚕桑四大特色农业产业。为发展壮大这四大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0年,该县在原有科技特派员工作体系基础上,组建了兴文县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根据各科技特派员的专业技术特长,组建了山地乌骨鸡、猕猴桃、烤烟、蚕桑四大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发挥团队优势,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支撑延长产业链,给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将科技特派员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在猕猴桃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兴文县已发展猕猴桃园区5000余亩,猕猴桃母本园苗圃基地建设及标准化栽培技术已初步成型。 乌骨鸡产业团队以仙峰乡大元村为基地,着力打造具有特色示范作用的乌鸡绿蛋基地和育种场,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将技术指导、营销、包装集为一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创新工作结硕果
兴文县科技特派员工作在一系列创新举措中,成效显著,硕果累累:组建了一支100名科技人才参与的科技特派员队伍,重点推进了五星乡龙凤村、仙峰苗族乡大元村、僰王山镇水泸坝村科技示范村建设,培育打造了烤烟、蚕桑、猕猴桃、山地乌骨鸡四大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园区以及100个科技示范基地,通过科技特派员指导15个乡镇培育科技示范户200户,引导10个企业(专合组织)依靠科技组织生产,引进新品种22个,推广新技术16项;实施科技特派员承担的科技项目12项,落实项目经费100万元,项目直接参与农户1500户;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农业龙头企业5个,组建合作经济组织8个,形成利益共同体6个,培养新型骨干农民 1200人(户),带动12000户农户进行科技推广。
兴文县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行动开展以来,全县广大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创业服务,把先进适用技术、优良品种送到千家万户。该县还将根据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为推动兴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 |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博彩在线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 |
网站管理:澳门博彩在线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 |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 |
![]()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