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标题: | 关于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双创”工作的建议 | ||||
编号: | 12040672 | 建议类型: | 大会期间建议 | 提交日期: | 2016-01-27 |
内容分类: | 发展规划、建设项目和综合经济 其他综合经济 | 建议办理类型: | 政府类 | ||
建议公开范围: | 同意对外公开 | 主办单位(分办单位): | 科技厅 | 协办单位: |
建议内容: | |||||
在2014年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此后,他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各种场合中频频阐释这一关键词。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了新常态,国家、省、市都相继出台了支持意见,大力发展众创空间,让一切想创新的人有机会、有舞台,让各类主题的创造潜能充分激发、释放出来,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 一、我省“双创”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省“双创”工作在省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省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各部门和市州政府也先后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掀起了“双创”的热潮。但是,纵观我省“双创”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1.“双创”工作牵头部门不明确。国家“双创”工作明确由国家发改委总牵头,其他部门配合;而我省目前“双创”工作由省科技厅牵头,其他部门配合,客观上造成与国家不对口,在体制、机制上没有理顺,容易引起相互推诿、扯皮现象。 2.资源整合不够,没有形成合力。目前,政府各部门之间都出台了对“双创”工作的支持政策,但存在各行其是,各念各经的现象,政府资源没有进行有效整合,不能形成合力。 3.政策没有按照“双创”工作进行梳理,政策配套不够。如人社部门的创业就业支持政策,对前端的就业培训、就业辅导进行扶持,但对创业就业人员成功创业后缺乏后期培育,没有建立培育体系,不利于提高创业存活率。 4.没有建立统一的“双创”服务平台和孵化体系,公共服务缺乏。“双创”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整体规划、人员培训、企业孵化、企业培训等多个环节,目前由于没有统一的服务平台来衔接各环节工作,各环节缺乏有机连接,不能形成体系,造成资源浪费和流失。 二、建议 1.明确“双创”工作牵头部门。“双创”工作是一项整体工程,应由国民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总牵头,建议省政府将“双创”工作牵头部门确定为省发改委,既便于整体协调工作,也与国家“双创”工作对口,便于上下一致,形成整体机制。 2.整合部门资源,形成“双创”工作合力。将发改、经信、科技、人社、农业、商务、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资源和资金进行整合,创立“双创”引导基金,通过补贴、贷款、股权融资等多种形式促进创业创新;政府出台政策,鼓励通过众筹、股权交易等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双创”工作。 3.认真梳理政策,形成完备的政策体系。认真梳理目前各级政府、各部门支持“双创”工作的政策,将一些不适应“双创”新工作新局面的政策予以重新修订,逐步形成创业新培训、孵化、培育等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政策体系,达到提高创新存活率的目的。 4.建立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整合政府和社会服务资源,建立统一的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将创业辅导、创业孵化、企业培育整合到公共服务平台上,形成“双创”培育体系,可充分利用现有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就业服务平台等服务平台进行重组和整合,引入社会服务机构入驻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双创”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通过服务平台建立导师制度、孵化机制、培育机制,形成环节相互联系连接、互动有机的“双创”体系。 |
建议答复:
陈志坤等11名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双创”工作的建议》(第672号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们对大众创新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厅非常重视此建议,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集聚各方力量,统筹推进大众创新创业
按照《2016年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和省政府安排部署,我厅牵头负责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科技厅牵头会同省级有关部门全面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一是在全国较早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川府发〔2015〕27号),启动“创业四川”行动,全面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工作,全省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日趋完善。二是协助省政府办公厅召开了“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统筹部署全省“双创”工作。三是会同省发改委双牵头举办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四川活动,将全省双创工作引向深入、推向高潮。四是会同省政府督查室牵头开展全省双创工作综合督查调研,全面了解全省双创工作推进情况,督促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五是我省双创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15年,我省新增市场主体突破66万户,同比增长11.72%;新增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3万家,同比增长超过45%;科技经济贡献率达到50%,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13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超过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10家,居西部第一;举办各类“双创”活动700余场。去年11月18日李克强总理对四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国科协在开展第三方评估肯定“四川省双创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各方面取得新的进展,有力推动了我省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西部制造大省向全国创造大省转变。
二、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加大创新创业扶持力度
我们注重发挥金融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设立了20亿元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创业。通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将引导基金所投项目推荐给科技支行、科技担保、科技小贷,实现了投、贷、担紧密结合,目前该基金已经开始正式运作。2016年,省财政安排科技研发计划资金近10亿元、科技创新平台及人才专项近6亿元、大学生就业创业补助资金3亿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2.7亿元、产业园区发展资金近1亿元,全力支持“双创”重点工作。
三、强化政策扶持,统筹推进大众创新创业
去年5月,四川在全国较早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川府发〔2015〕27号),启动“创业四川”行动,提出八项工作任务和十四条政策措施,配套出台30余个文件,全面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工作,全省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日趋完善。
四、加强孵化培育,建立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体系
在孵化培育方面,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2016-2020)》(川府发〔2016〕10号)、《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措施》等文件,将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纳入省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支持范围,对各市(州)重点建设的孵化器给予500—1000万元专项支持。近两年,省财政支持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经费超过2.5亿元。重点推进孵化楼宇、创业社区、创业小镇等创新创业集聚区发展,全省建成各类孵化器565家,孵化面积达880万平方米以上,同比增长152.6%,在孵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超7000家。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近年来,我省着力构建由1个省枢纽平台、21个市(州)综合性窗口平台和10个重点产业集群窗口平台组成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在解决中小微企业共性和个性发展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
下一步,我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建立全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集聚各部门创新创业政策、要素和资源。
感谢您们对我省“双创”工作的关注,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们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办理征询意见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
![]() ![]() |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皇冠线上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 |
网站管理:澳门博彩在线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 |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 |
![]()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