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答复—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建议
袁继林等3名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建议》(第427号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们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您们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促进四川科技创新工作意义重大,我厅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健全推动创新驱动的管理体制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文件、政策、措施,科技创新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明显增强,科技工作在党委和政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去年11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和头等大事,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全省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不断健全推动创新驱动的管理体制。省委审定通过了《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军民融合发展3个配套子方案,一些重点改革取得阶段成果。在创新评价上,初步构建分类评价体系,根据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应用三类创新活动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办法。我们重点研究制定了《四川科研院所改革总体方案》,从“深化一批、新建一批、改制一批、转化一批”四个方面,选择有基础、有条件、积极性高的近30家院所开展试点,积极稳妥推进全省科研院所改革。在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方面,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提出14条涉及财政、税收、金融等领域的政策举措,支持和鼓励院所高校科研人才、大学生、海外高层次人才和草根能人等“四路大军”创新创业。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抓住四川列入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这一极为难得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不断完善科技管理基础制度。推进《四川省科技进步条例》、《四川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四川省实验动物管理办法》等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强化责任清单、权力清单,落实继续做好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服务,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减少政府对创新资源的直接分配和对市场导向明确的创新活动的干预。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改革市场准入制度,有序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抓好科技类社团等中介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改革,培育一批技术转移、检测检验认证、科技咨询等方面的科技服务机构和骨干组织。推进创新要素改革,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要素价格改革政策。改进产业监管制度,将前置审批为主转变为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大对涉及投资、创新创业、高技术服务等领域的行政审批清理力度。
二、关于夯实创新驱动发展的产业基础
“十二五”以来,四川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5000亿元。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方面,我们认真落实培育发展规划,重点支持100个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推进12个重大关键产品做大做强,抢占发展制高点,加快发展46个重点培育产品,在一些先导领域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引导发展 42个区域特色产品,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这批产品总投入27.4亿元,省财政支持经费1亿元,预计三年内可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以上。
三、关于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
(一)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2015年,建立了四川省科技金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包括科技厅、省金融办、财政厅、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等11个部门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多部门的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近年来全省科技工作紧紧围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015年由企业单独或牵头100万元以上项目经费5.2亿元,占重大科技项目的72%。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资金0.7亿元。2016年度科技财政资金预算继续加大对优质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2016年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下达资金预算10亿元,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下一步我省将不断探索科技金融结合的新模式、新机制、新方法,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多部门科技金融联席会议作用,强化对科技金融结合工作的引导;继续做好财政资金的引导工作,建立完善科技投融资项目推荐机制,稳步推进四川省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运作,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创投领域,推动我省创新创业发展。
四、关于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一)依托科技计划项目成系统、集成式推进我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科技厅依托和省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大力支持科技人才的创新和创造性活动。2015年共下达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798项,经费132661万元。100万元以上的项目447项,经费71975万元,其中由企业单独或牵头100万元以上项目339项,经费52162万元,占重大科技项目的72%,参与项目研发人员2万余人,有力提升了我省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2015年,我厅以“青年科技基金”为抓手,以项目研究为载体,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按照“择优选拔,目标考核,财政资助,动态管理”的原则,投入经费620万元,资助青年科技人才60人。其中,资助杰出青年科技人才30人,培育青年科技人才30人。另外,投入省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00万元,对183名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能够组建以青年科技人员为主的稳定研究队伍的青年专家学者进行培育和支持,有力地提升了我省青年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加强支持与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计划按照持续管理、滚动支持的原则,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区域、产业、学科以及龙头企业布局建设,充分发挥杰出科学家的领军作用,形成团队效应,凝聚并稳定优秀创新群体。2015年投入经费845万元,经评审对30个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明确创新目标和较强稳定性的创新研究团队给予支持,其中资助计划15个,培育计划15个。截至目前,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已支持120个创新团队,其中资助65个创新团队,培育55个创新团队。获得资助对象带领2个创新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1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占我省入选总数的38%;20余位资助对象担任各级重点实验室主任,成为创新团队的领头人。
(四)重点支持一批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苗子工程”重点项目。2015年科技厅围绕我省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以“项目+团队”培养的方式,支持具有技术先进性、可望进入市场转化或具有一定技术成熟度、市场前景好以及产品已进入实际应用或产业化的创新创业苗子项目。2015年重点项目投入资金360万,遴选出36个拥有核心研发技术、初步形成产品、具有较强创新性和产业化前景项目予以资助,每个项目资助10万元,促其尽快成熟并实现产业化。
(五)遴选支持一批具有创新亮点的培育项目。采取“人才带项目”评选方式,2015年科技厅对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中科院成都分院等188个在川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1175项“苗子工程”创新项目进行了评审,最终确定择优资助135个培育项目,其中资助项目105个,小发明小创造30个。2015年培育项目共投入资金400万元,每个培育项目提供2-5万元的经费资助。截至目前,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已累计投入资金3900万元,建立科技创新创业苗子基地6个,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13个,资助科技项目600余项,培养青年科技人才3000余人。在有关单位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苗子项目实施取得了丰硕成果。
感谢您们对我省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您们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办理征询意见表》上及时反馈我们,以便我们进一步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