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个一科技工程”为抓手,继续推进创新型宜宾建设,强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
在继续推进创新型宜宾的创新能力及素质建设方面:突出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两个重点,筑牢创新体系、能力、人才和全民科技素质等基础,以保持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建四川省技术创新示范市为契机和载体,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推进创新型宜宾建设步伐,努力把宜宾培育成为中国白酒金三角川南科技高地。一是继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特色创新服务体系。重点完善创新型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创新平台建设,统筹加强技术转化平台、技术市场、专利技术交易市场、专利维权援助中心和创新创业等服务平台建设,提高科技综合服务厅的服务能力,以白酒金三角文化竞争情报连续跟踪分析为主题,以重点实验室、科研检测服务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地方产品标准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保证,巩固中国酒都的文化、科技和品质优势;二是大力实施创新人才战略。认真落实《宜宾市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战略规划》,利用各类科技和产业化项目,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各层次的工程型、创新型、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大力培养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积极引进产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项目,加紧建设一支以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为核心、创新型科技团队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三是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途径。签订厅市会商协议并完善会商机制,统筹集成科技资源,加强产学研金合作,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技术交流合作和引商引智,谋划实施一批推进区域发展的重大项目,积极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探索金融科技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打造互联、互动、互通、互促“两心(川南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成果转移孵化中心)合一”的,探索孵化放大机制,推进科技金融的结合、成果有效转化;四是加大社会发展科技支持力度,促进社会民生事业科技创新。针对市情和民生关注的医疗卫生、环保、节能减排等社会发展问题,以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民生科技;五是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法律政策保护环境,大力推进科技宣传培训和文化建设,培育激发创新活力的制度文化和舆论环境,加强科技文化产品创新力度,创新科技宣传方法,培育科技创新文化,构建创新文化价值体系,提升科技影响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关心、支持、参与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在强力推进宜宾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 通过创新政策措施、加强项目储备开发、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加大成果转化和集中支持重大工程等手段,推动我市产业科技创新,推进支柱工业、现代农业和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 |
|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澳门皇冠线上 蜀ICP备20023911号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4 | |
网站管理:澳门皇冠线上 联系电话:(028)86723782 地址:成都市学道街39号 邮编:610016 | |
技术支撑: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 | |
![]()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496号 |